正值黄桃上市旺季,在江苏省如东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学用基地内,10多位村民正忙着包装新鲜的黄桃,处处一片忙碌景象。这里作为当地重要的远程教学培训基地,附近村民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学会了黄桃、樱桃、葡萄等水果种植技术,并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。
今年以来,如东县紧紧抓住跻身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,不断强化远程教育的覆盖面,推动课程形式多样化、内容“接地气”,如今农村远程教育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打开致富之门的“金钥匙”。
“还有40盒-50盒就要包装完成,大家加把劲。”学用基地负责人王新成一边清点包装盒一边做记录。2020年,掘港街道虹桥村借力全县远程教育提档升级的东风,依托落户村里的如东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,成功打造了远教学用示范基地,利用远教平台资源为周边群众传授黄桃、樱桃、葡萄等水果种植及管护技术。
“每个月能挣2500元,收入还不错。”虹桥村的朱妍姝介绍,以前在外地打工,不能经常陪孩子,后来了解到远教示范基地缺少人手,便来基地帮忙。
这是如东县远程教育提档升级给周边群众带来的“福利”,县里以远教平台为依托,结合各镇区现有的特色产业项目,培育出一批示范基地,初步形成了以远教示范基地辐射的“一镇一域一品”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。大豫镇是如东的一个传统种植业大镇,在远教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,豫东、香台、巩王等村依托示范基地种植西蓝花、大葱以及金丝皇菊等特色经济作物1.5万亩,带动群众就业3200多人。
在推进远教站点提档升级的同时,如东在各村居站点打造“远教e学堂”,通过远教资源平台开展线上农业技术培训。“随着白对虾的生长,虾体对水中的溶解氧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,应当视水质状况进行增氧……”在外农区何丫村白对虾养殖户姚福军的基地,20多户养殖户围坐在电子大屏前观看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直播,授课的姚福军也是县里的“乡土讲师团”成员。“遇到技术问题就来观看培训,周边其他养殖户也经常一起来听。”附近的养殖户汪启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家门口的培训给他带来了甜头,他家去年白对虾收成不错,一季就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。
全县精心遴选140名乡土能人组成讲师团,将为农政策、实用技术、农业营销知识录制成课件,通过远教平台传播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屋头。通过“如东发布”微信公众号,以及全县245个村居微信群,线下依托家庭农场等学用基地,联动开展各类培训。
“结合远教站点平台,每个‘远教开放日’都对基层远教学习培训进行指导。”大豫镇远教管理员杨凌霄介绍。各镇区还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,提供“点餐式”送教下乡活动,通过现场培训、跟踪服务等手段推动学用成果转化,今年以来,全县开展各类培训220多场,受益群众3万余人。
“我家今年种了20亩地葡萄,以前路边摆摊零售、联系超市,很难卖上价钱。”在曹埠镇甜水村葡萄种植合作社,合作社负责人葛海燕一边用手机处理网上的订单,一边喜滋滋地介绍,“现在,我只要动动手指,葡萄就能畅销‘长三角’。”
小农户对接大市场。葛海燕说:“这多亏了在县里远教电子商务培训班学习的电商知识,我对电商有了些了解后,便想着借助网络扩大水果的销路。”
远教电商营销不仅帮助种植户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,也给了葛海燕更多回馈周边群众的底气,合作社先后与30多户群众签订用工协议,并将田管、包装和物流发货等工作交由留守家庭户做,以此增加农户收入。